俄国是欧洲近代史上六大列强之一,自彼得大帝实行西化改革后,俄国先后击败瑞典与波兰立陶宛联邦,成为东欧第一大国。其国土面积是所有欧洲国家总和的两倍还要多,有着极大的战略纵深。虽然土地与西欧相比相对贫瘠,但这也是俄国的一大优势。
由于土地贫瘠,任何进攻俄国的国家,都会陷入后援不济的尴尬处境。就近代史上的战争来说,俄国这一优点无异于是在与其他强国作战中的免死金牌。因为在近代史上,无论任何一个国家,都不可能做到完全满足军队的后勤补给。大多数国家进行战争,后勤补给几乎都是采用以战养战的方式。
通过掠夺被进攻国家的资源来供养自己的军队,很少有国家会动用自己的国力去支撑军队的后援补给。而俄国的情况,恰恰让这一惯用的军事补给方式失灵,以俄国土地的贫瘠程度,是无法供养别国军队进行以战养战的补给策略。如果在这个基础上,俄国又进行焦土战略,焚毁一切战略资源。
那进攻俄国国家的处境,就岌岌可危了。纵横欧洲,几乎未尝败绩的拿破仑,就因为进攻俄国而导致自己的失败。俄国虽然在拿破仑战争中也付出了巨大代价,但相较于法国的人力来说,俄国的人力资源占据绝对优势。法国损失大量部队不能及时补充,俄国却可以做到。
展开剩余60%加上欧洲各国也只是名义上臣服拿破仑,一旦拿破仑战败,便纷纷背叛拿破仑,最终终结了拿破仑的帝国。而在拿破仑失败之后,俄国因为在拿破仑战争中扮演最重要角色,导致俄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。俨然成为欧洲霸主,但俄国从击败拿破仑到克里米亚战争失败。
这30年间,俄国又做了什么呢?除了帮助欧洲各国平定革命,什么都没有做。俄国为什么没有利用这段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时间呢?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,俄国将法国打败,但欧洲强权英国仍然存在,英国奉行的大陆均势政策,不愿意看到俄国强大。虽说英国因为俄国的大功,而暂时不去制衡俄国。
但是俄国内心对英国打着什么算盘是心知肚明的,真要是冒着与英国翻脸的风险去扩张势力,俄国也不愿意。那要怎么办呢?俄国想到了一个方法,那就是尽量拉拢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列强,让他们站到自己一边,这样一来,就算英国想要遏制自己,也要面对与多国同时开战的外交风险。
这多少能让英国安分一些,因此维也纳会议一结束,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就带头签订了神圣同盟,除了英国和法国,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加入了这个同盟。但俄国没有想到的是,同盟关系在利益冲突面前不值一提,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,普鲁士因为没有利益冲突保持中立,奥地利却因为害怕俄国影响到自己而背弃俄国。
俄国的如意算盘落空,可能是他始料未及的。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,与我交流。
发布于:天津市